新闻公告

您所在的位置:

学院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中心 学院要闻 正文
学院要闻
以家国情怀铸魂,以卓越行动报国 ——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
时间   2025年09月04日 15:12
作者   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责任编辑   赵文秀 黄倩 审核   暴丰
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:

大家好!

天高云淡,海韵清扬。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收获的美好时节,我们共同迎接来自全国26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新同学。你们的到来,为这座依山傍海、人文荟萃的校园注入了崭新的青春活力,也为城市学院的历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
在此,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,对你们如愿步入大学殿堂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欢迎!向悉心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父母、老师和亲友们,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!

同学们,从你们选择城市学院的这一刻起,一段个人与家国相连、当下与未来相系的崭新旅程已然开启。你们选择的大学,是一所始终与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高等学府;你们所处的时代,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,也是一个呼唤青年担当、需要青春力量的时代。

昨天,9月3日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一个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。八十年前,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、气壮山河的浴血奋战,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。这是一个民族从屈辱走向自强、从危亡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。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:国家富强、民族独立、人民幸福来之不易,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回望,我们更能理解“大学”二字的千钧之重。大学,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、探索科学真理的殿堂,更是赓续文化血脉、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地。你们将告别以往相对单一的学习模式,迎来自主探索、多维成长、知行合一的新阶段。在这里,你们与博学的师长对话,与优秀的同窗共勉,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,在广阔的实践平台上锤炼本领。这段旅程注定伴随成长的喜悦与挑战的阵痛,但每一次思考、每一次尝试、每一次突破,都将为你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。

当前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全球格局,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,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。“机遇前所未有,挑战也前所未有。”这迫切需要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——未来的工程师、科学家、管理者与各行各业的建设者——具备开阔的全球视野、深厚的家国情怀、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创新能力。你们未来的模样,就是国家明天的轮廓。

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历史使命,结合学院“以学生为中心、理论联系实际”的育人理念,在这个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日子,我向新同学们提三点希望:

一、心系家国,在回望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

八十年前的胜利,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胜利。这种精神,是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是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是血战到底、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。这笔精神财富跨越时空,依然熠熠生辉,是我们今天面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。

希望同学们将父母的殷殷嘱托,升华为对国家、对民族的深沉大爱。父母的期望,是希望你们成才立业、生活幸福。而真正的“大孝”、真正的“成才”,是将你们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国家发展的浩荡洪流。你们今日刻苦钻研的每一个公式,未来都可能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技术;你们今天锤炼的每一项能力,未来都可能成为服务社会、贡献国家的基石。要立志成为像无数抗战先辈那样,在民族需要时能挺身而出、担当大任的“国士”,而非局限于自我的利己主义者。学院致力于为每一位有志青年搭建舞台,希望你们在这里不仅能规划好个人的职业发展,更能锚定报效祖国的人生航向。

二、淬炼本领,在知行合一中追求卓越

抗战的胜利,不仅是精神意志的胜利,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凭借智慧、技术和艰苦努力取得的物质层面的胜利。“落后就要挨打,发展才能自强”,这一历史教训警示我们,强国复兴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,关键在于科技自立自强,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。

大学阶段是积蓄能量、锤炼本领的黄金时期。希望同学们惜时如金,沉心静气,打好学业根基。要主动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,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探索”,勇于挑战学术前沿,敢闯知识“无人区”。

学院拥有辽宁省一流专业、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、丰富的在线开放课程以及众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这些优质资源将为你们的求知之路提供坚实支撑;学院创建的三个省级产业学院,为同学们架起从学业通往就业的桥梁。同学们不仅要深入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,还要积极涉猎不同领域,培养交叉融合的创新思维,努力构建T字型的知识结构——既有专业的深度,又有学科的广度。

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实践。城市学院的传统优势就在于“理论联系实际”。你们要积极参与实验实训、学科竞赛、项目研究、企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活动。这不仅是积累经历,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关键途径。要学习工匠精神,对待每一次实验、每一项设计、每一份报告,都力求精准、精益求精。当前,国家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这为你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。希望你们能关注社会需求,瞄准科技前沿,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,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改进,都是迈向创新的重要一步。

三、勇担使命,在奋发有为中绽放青春

抗战的胜利,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、共赴国难、共同奋斗的结果。它深刻揭示: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” 历史的接力棒,已经传到了你们这一代人的手中。你们肩负的,不再是拯救民族于危亡,而是推动民族走向伟大复兴。

希望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,锤炼负责任的担当品格。担当,体现在学业上,是恪守学术诚信、按时完成学业的自我负责;体现在生活中,是尊重师长、团结同学,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公共意识;体现在社会参与上,是热心志愿服务、关注社区发展、理性表达观点的公民精神。要学会与人合作,在团队中既能发挥所长,也能欣赏他人,懂得妥协与包容,这将为你们未来走向社会、甚至引领团队奠定基础。

要像你们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一样,怀爱国之心、立报国之志、增强国之能,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将奋斗的热血洒在中华大地上。

希望同学们勇立时代潮头,敢于挑战未知,善于创新创造。学院鼓励和支持同学们大胆奇思妙想,积极参与大创项目、创新创业大赛,勇敢尝试将创意转化为现实。同时,也希望同学们应培养批判性思维,不盲从权威,不人云亦云,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。一个真正有担当的青年,必然是一个勇于探索、敢于创造的先行者。

同学们,从八十年前的胜利日到今天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。但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、奋斗、团结、创造的内核,从未过时,反而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。城市学院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办学历程,学院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治学态度严谨,办学特色鲜明,积极进取,不断创新,践行“建设一流环境,实施一流教育,创办一流学院,培养一流人才”的办学目标,与区域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。如今,学院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。你们在城院汲取的知识、培养的能力、塑造的品格,将最终汇聚成服务国家、贡献社会的磅礴力量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伟大抗战精神,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,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。希望大家深刻铭记这个日子的深远意义,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,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,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。

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,长身体、长知识、长才干,每天都有新收获,每天都有新期待。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在城院这片热土上,学有所成,思有所得,行有所获,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国家、无愧于青春的精彩华章!

谢谢大家!